目標對象匯出資料預期

本指南將說明目標對象匯出作業中顯示的資料相關重要資訊。

資料更新間隔

目標對象匯出資料更新間隔是指 Google Analytics 收集事件、處理事件,然後更新目標對象中的使用者會員資格所需的時間。舉例來說,如果這個程序需要 24 小時,目標對象匯出資料的更新間隔就是 24 小時。詳情請參閱資料更新間隔

目標對象匯出資料的平均新鮮度為 24 小時。對於發生時間在 24 小時內的事件,您可能不會在目標對象匯出資料中看到使用者。舉例來說,如果使用者完成首次購買,而您在 7 小時後為「購買者」目標對象建立匯出檔案,則可能不會在該目標對象匯出檔案中看到該使用者。在 14 到 38 小時後,您可能會在新的目標對象匯出資料中看到該使用者。

目標對象成員資料每天會更新一次,通常是在資源時區的白天時間。也就是說,如果您在早上 9 點和 11 點為相同目標對象匯出資料,很可能會傳回相同的資料,但如果會員資料是在下午更新,當天稍晚匯出的目標對象資料可能會包含新資料。

目標對象匯出內容是數據匯報

目標對象匯出項目是指在特定時間點,目標對象中的使用者清單。使用 Data API 建立目標對象匯出作業時,該目標對象匯出作業會代表您提出要求前 24 小時內,該目標對象中使用者的快照。資料 API 的目標對象匯出作業是靜態的,因此您必須建立新的目標對象匯出作業,才能查看該目標對象的最新資料。

相較之下,如果是 Google Ads 再行銷,Google Analytics 會自動持續將目標對象中的使用者匯出至 Google Ads,因此您不必手動要求新的目標對象資料。

資料到期

目標對象匯出資料會在 72 小時後失效。新使用者每天都可能加入和離開目標對象。如要查看目標對象中的最新使用者,您必須每天建立新的目標對象匯出項目。

使用者人數上限

如果目標對象或資源的大小超過使用者限制,目標對象匯出作業會傳回目標對象的代表性樣本。

這些限制取決於資源類型 (例如標準或 360 資源),並會套用至每項目標對象匯出要求。

傳回的使用者是要求的目標對象中的使用者,而考慮中的使用者是可能或不屬於目標對象的使用者。

限制類型 標準資源限制 Analytics 360 資源限制
已返回使用者人數上限 200 萬 2 億
考量對象的使用者人數上限 1000 萬 10 億

報表識別資訊一致性

報表識別資訊決定報表中使用者去重的方式。

目標對象匯出作業一律會先使用使用者 ID,再使用裝置 ID 來識別使用者。也就是說,觀眾報表可能會顯示比觀眾匯出結果更多的使用者。舉例來說,如果報表識別資訊為「以裝置為依據」,報表不會根據使用者 ID 刪除重複資料,但目標對象匯出作業會刪除重複資料。

補充作業一致性

如果您在 Google Analytics 中建立目標對象,並開啟 Google Ads 再行銷功能,Google Analytics 就會將近期新增的成員回補至 Google Ads 中的該目標對象。不過,Google Analytics 報表和目標對象匯出內容不包含回補的目標對象成員。建立 Google Analytics 報表和目標對象匯出項目的目標對象後,使用者必須記錄事件,系統才會顯示該目標對象中的使用者。

舉例來說,如果使用者在 6 月 20 日記錄購買事件,而您在 6 月 21 日建立「購買者」目標對象,可能要等到 6 月 22 日才能在新的目標對象匯出項目中看到該使用者。但是,只有在使用者於 6 月 21 日記錄任何事件的情況下,該使用者才會出現在目標對象匯出清單中。

使用者人數報表

Google Analytics 使用者介面中「目標對象報表」和「目標對象」管理頁面顯示的使用者總數,可能與匯出的目標對象使用者人數不同。

Google Analytics UI 報表中的「使用者總數」指標會顯示事件發生時的歷來目標對象會員資格,而目標對象匯出內容只會包含因目標對象會員資格時間長度設定而未過期的會員資格。

舉例來說,如果目標對象會員資格時間長度設定為 30 天,且您在 Google Analytics 使用者介面中,針對過去一年內的目標對象總使用者製作報表,那麼 Google Analytics 使用者介面中的使用者人數,可能會比目標對象匯出資料多出 12 倍 (12 = 365/30)